

旧时光里的陌生人——G4成员傅初2017年拍摄总结
2017年初,我订了一个计划,有目标的去拍摄苏州城。那时我还没换工作,双休,总觉得来日方长。周末能找到机会,带着相机去城里城外转悠,带些景观回来,应该不是难事儿。
没承想,计划赶不上变化,下半年我换了工作,单休,比以前忙。周日也没闲着,身不由己,离目标好像越来越远了。虽然在拍别的,但眼瞅着,连着几个月在G4会员日时交不上作业,心里结着疙瘩。
分析原因,主要是不能让自己找个合适时间,扎下心来,琢磨相片与相片的关系。一次作业,肯定不是一次光影堆砌。
借力年度作业,统计了下。2017年,不知不觉,累计用卡片机和手机也拍了3-4万张照片。这一年,上班交通路线变了,所遇也变了。这一年,乘坐最多的是地铁、高铁,单程总长通常不超过70公里,有时也去远的地方出差。在等车、坐车、转车的间隙,随手就拍了。相片提醒我,都去了哪些地方,遇见了哪些人,哪些景象。然后发现,时间、地点,是客观的。而判断拍什么,揣测蕴含什么,是主观的。从哪里开始,从哪里结束,也是主观的。而连接顺序,会改变一个主题留下的印象。
路上偶遇的陌生人,既携带着历史的遗韵,也深藏着现实生活的洗礼。很难从表象去判断,他/她是现代的,还是传统的;是简单的,还是复杂的;他/她从哪里来,要到哪里去?只能大致判断,他/她曾过的怎么样,他/她现在的状态如何。能记录的也只是当下。此刻的当下,带着历史印记,走向未知。今天回看那些“当下”,它们已经变成旧日时光。
相机是个口袋,可以收藏时光流沙。有一些人,是那么相似,在时间的长河里反复出现。有时我在想,如果我只是遇见他们,没有用相机“留下”他们,是否他们像不曾来过我的生活?
当我从时间之河打捞出那些记忆碎片,它们似乎有了再次停顿、呼吸的机会,被忽略的时间、空间,似乎也随记忆与联想再现。
但我知道,感染力已经变弱。照片消逝了温度、声音、气味,不能复原现场的丰富触觉和感知,表现力是残缺的。依赖联想,似乎才有浮出水面的机会。
人,是景观,也似乎不是景观,只是现实世界的镜像。在风景面前,有的人,是风景中悦目的那一部分,是锦上添花。有的人,“煞风景”,是刺目、揪心的存在,但却让我一想再想。
2017年,我从大约2万张有人物的照片中,初选202张。然后再减,还剩150张左右。似乎都有存在的必要,在重新连接后。今年的年度作业,相比去年,有点“肥”。于是宽慰自己,一年365天,留下150张,还不到两天留1张的量——属于“减肥成功”。
罗斐曾说过,“忙起来你什么都不缺,空下来才知道你什么都没有。”2017年,我遇见一些陌生人,留下一些随手得来的影像。我觉得,它不是时代颂歌,也不是伤痕文学,只是日常所见的平凡人生的阴晴圆缺,再次打量它们,这一年不再空空如也。
2018.1.30
[ 本帖最后由 胡子 于 2018-1-31 20:52 编辑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