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用:
原帖由 胡子 于 2018-3-13 13:10 发表
作者选的是左图。
能理解。不知道是谁拍的。因为我对于这种“那个年代”的好几个作者的风格,比如科特兹等,和这个风格类似的,平时看得少,也不是特别的喜欢。不太喜欢是因为觉得那些风格,稍有老旧,也和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够亲和。对于科特兹、阿金那种类型的,个人觉得主要是去感受他们的东西,具体的形式上,对个人来说,可吸取的东西不多,不像弗兰克这种感觉和自己亲和的东西,愿意不断去看、去感受。类比来说,比如胡子老师推荐庄学本,我知道了了兄似乎买了。如果不贵,我也会买一本的。但看这种,是去感受、汲取庄学本好的东西,形式的养分,即使有汲取,也是潜移默化的某种,包括审美的,而可能不是直接的。
所以作者本人喜欢左边那张,能理解。右边这张,也不算特别好,尤其是前面这个人扭头这个动作,信息有点含糊。左边的,简明一些,加上作者平时的风格,是很可能去选左边那张。左边这种片子,可能以前那个年底,很流行布列松那种“等”的方式,看到后面的建筑和画,等人来。这种正好一进一出的开放式结构,有一点“刻意”了。
引用:
原帖由 mathdrug 于 2018-2-26 13:21 发表 
不是很喜欢这种风格。相对喜欢第2张。
引用:
原帖由 mathdrug 于 2018-2-26 13:55 发表
另,第一张的开放构图,一进一出也比较呆。第2张扭头会有点情节性,右方两人的状态和衣裳,都会多了点信息。具体哪张好,还要看作者平时的风格,以及一组图中其他图的内容及构图风格。
[
本帖最后由 mathdrug 于 2018-3-13 13:55 编辑 ]